烟叶是烟草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其质量等级将直接影响到烟制品的优劣等级,不同的烟制品往往选择的烟叶也不尽相同。为了准确的评定烟叶的颜色,对烟叶颜色进行定等作价,就可以使用色差仪。本文介绍了高精度小口径色差仪在烤烟烟叶颜色检测中的应用。
烟叶颜色的分类与标准:
烟叶所有外观属性中颜色是最容易识别的特征,不同颜色的烟叶它们的质量也不相同。
烟叶颜色是指烟叶经过烤制后所呈现的深浅不同的色泽,它反映的是同一型烟叶经调制后所呈现的相关色彩、色泽饱和度和色值的状态。烟叶的颜色主要分黄烟与青黄烟两种。黄烟,依黄色深浅为依据,由浅到深分为:淡黄、正黄、金黄、桔黄、深黄、红黄、棕黄,烤烟烟叶从淡黄至桔黄,随着颜色的加深质量越好;从桔黄至棕黄,随着颜色加深质量将变差。
烟叶颜色与烟叶生长部位、成熟度、调制方法等因素有关。通常浅色烟多出自烟株的下部,深色烟叶出自烟株的上部;同时,成熟度越高烟叶所呈现的颜色也越深。
颜色是分级的重要标准。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颜色的烟叶意味着不同的成熟度。在正常情况下,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未熟一欠熟一成熟一完整),烟叶的颜色逐渐加深。在颜色的分辨中,橙色的叶子被认为是最成熟的,具有最高的组织结构,特性和含油量。是最优质的烟叶。成熟的烟叶越接近成熟,就越容易生产出美丽的橙黄色烟叶。相反,欠熟度的烟叶倾向于淡黄色和蓝黄色,并且成熟度越低,成熟度也随着青色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烤烟烟叶颜色不一致的原因:
烤烟烟叶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颜色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极易出现杂色。杂色是指烟叶表面存在的非基本色的颜色斑块,产生杂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于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光照不足,烟株难以真正落黄(尤其是下部叶),以致烟叶难烤。
2.施肥量不当,施肥过少烟株易脱肥形成“黄化”现象,过多则出现“贪青”晚熟,甚至产生黑暴烟而烤后杂色。
3.打顶抹叉不及时,留叶不合理使烟株营养分配不合理,采摘成熟度掌握不当,产生杂色烟。
4.烘烤是产生杂色的主要方面,由于烤房建造不合理,装编烟不当,造成烤房升温排湿不畅通,烤后成杂色。其次是对烘烤工艺的掌握不当造成的。
5.外界条件有:虫害引起、机械损伤引起叶组织坏死、气候影响使烟叶烤后形成杂色、保管不当烟叶受潮变色。
高精度小口径色差仪在烤烟烟叶颜色检测中的应用:
由于传统习惯和技术上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在烟叶外观质量评定中,对颜色测量尚停留在感官评定的阶段,即使在烟叶分级标准中,对各等级颜色的规定也只是定性的。烟叶分级的实际操作中,因各人的辨色能力、经验不同,加上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误分和争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克服人眼分级的客观性,保证烟叶颜色分级的准确性,就可以借助于专业的颜色测量仪器,常用的就有色差仪。
色差仪作为光电测色仪器,常用的色度空间是CIELAB色空间,它是利用L*,a*,b*三个不同的坐标轴,指示颜色在几何坐标图中的位置及代号。它是基于一种颜色不能同时既是绿又是红、既是蓝又是黄这种理论而建立起来的,任何颜色的色彩变化可以用a*,b*数值来表示,任何颜色的层次变化可以用L*数值来表示,用L*,a*,b*三个数值就可以描述自然界中的任何色彩。色差仪在测量烟叶颜色时,采用的是CIELAB颜色空间,运用L*、a*、b*指标,以h*来作为验证指标,可以定量表征不同的颜色主组之间的差异,饱和度c*和色值指标的变异系数可以来区分不同等级之间的色度差异。
在使用色差仪检测烟叶颜色时,需要先对仪器进行黑白版校正,然后在每张烟叶的叶尖、叶中和叶基处分别取点进行测定;测量时,将烟叶平放在实验台上,正面朝上使其自然展平,取点时,在平分主脉3等分处两侧对应的位置(主脉与叶缘的中间点,尽量避开病斑)均匀各选择3个点,每张烟叶6个点进行测定。测定的色度学指标主要包括L*值(明度值)、a*值(红绿色度值,正值代表红色度,负值代表绿色度)、b*值(黄蓝色度值,正值代表黄色度,负值代表蓝色度)、c*値(饱和度)、h*值(色调角)和△E值(总色差值)。通过色差仪测定的这些颜色参数,就可以对烤烟的颜色进行评定,进而对烤烟的颜色进行分级。
通过色差仪定量表征烟叶的颜色,克服了环境、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具客观性。在烟叶分级和收购中,按照部位进行分组后,将烟叶颜色分组指标和色度分级指标进行量化,可以使用色差仪进行量化,在弥补人工感官方法缺陷的同时,使烟叶分级更加准确及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