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破行业,爆破引线一般会使用镀锌钢丝,这种钢丝具有良好的性能。色差是检验镀锌钢丝外观色泽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其在生产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影响镀锌钢丝的外观,导致色差的出现,影响其美观与使用。本文介绍了分光色差仪在爆破引线镀锌钢丝色差检测中的应用。
爆破引线镀锌钢丝色差产生原因:
1.镀锌前基体表面氧化铁皮未除干净
钢材基体表面的氧化铁皮若未除净,会影响电镀锌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氧化铁皮的电阻较高,因此在电镀锌过程中,氧化铁皮未除净区域的电子传递速率明显低于基体,导致对应位置的电沉积受阻而锌层较薄,使整个表面的镀锌层厚度分布不均。
(2)当基体表面存在氧化铁皮时,铁的氧化物晶体结构与钢材基体的晶体结构差异巨大,锌离子最初沉积时无法与基体形成金属键力,导致氧化铁皮区域的镀锌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较差而容易脱落,使氧化铁皮裸露,而氧化铁皮本身颜色较暗,光反射效果不佳,故产生色差。
2.镀锌钢丝表面机械擦伤
机械擦伤包括镀锌前拉丝模划伤和镀锌后表面擦伤。在拉拔过程中,道次收缩率、拉丝模工作锥角及定径带长度的设置对镀锌前钢材基体表面质量的影响较大。在拉拔过程中与拉丝模间的摩擦极易使表面产生划伤,这种划伤在镀锌后仍存在痕迹。镀锌结束至塑化包装阶段,镀锌钢丝与传输、包装设备发生碰撞摩擦也会在镀锌层表面造成擦伤,同样影响镀锌层的光亮度,进而产生色差。
分光色差仪在爆破引线镀锌钢丝色差检测中的应用:
评价爆破引线镀锌钢丝色差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目测法,采用目测法对爆破引线镀锌钢丝色差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在进行粗略比较时较为实用,但不能给出具体数值来佐证自己的判断,而且易受到评价者主观印象的影响。因而就需要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爆破引线镀锌钢丝色差的方法,精密色差仪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利用精密色差仪测定爆破引线镀锌钢丝色差,得到△Eab(总色差)、△L、△a、△b等值,以此来评价爆破引线镀锌钢丝的品质。它对爆破引线镀锌钢丝生产和加工具有深远意义。
色差仪在测量爆破引线镀锌钢丝色差时,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Lab色彩模型。Lab色彩模型由照度(L)以及有关色彩的a和b这3个要素组成。L轴以亮度表示黑白,其中,0为黑,100为白;a轴正值为红,负值为绿,0为中性;b轴正值为黄,负值为蓝,0为中性。所有颜色均可以通过Lab色空间感知并测量。以上数据也可以用来表示标样与测试样的色差,并通常以△Eab(总色差)、△L、△a和△b表示,其中,△L为正时表明测试样较标准样浅(偏白),△L为负时表明测试样较标准样深(偏黑);△a为正时表明测试样较标准样红(偏红),△a为负时表明测试样较标准样绿(偏绿);△b为正时表明测试样较标准样黄(偏黄),△b为负时表明测试样较标准样蓝(偏蓝);△Eab(或△E)为总色差,表示色差偏移的方向,值越大,表明色差越大。用户只需打开精密色差仪,选择光源为漫反射光,利用仪器自带的黑板和白板进行仪器调试,用仪器测定白板选为对照,将测量口径紧贴爆破引线镀锌钢丝样品表面,不漏光,就可以得到△Eab、△L、△a、△b值。用户只需分析色差仪测量的L*a*b*和△E*ab等颜色数据,就可以对爆破引线镀锌钢丝的颜色差异进行分析,进而将爆破引线镀锌钢丝的色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测量过程中还需注意规范操作,正确使用仪器,并且对仪器进行正确的保养,因为规范操作和仪器的精确度都会对色差的测量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使用色差仪前进行必要的预热,待光源光谱稳定后方可进行测量。输出电压也需要保持稳定,仪器校准板应保持清洁,存放得当,避免长时间光照,因暗黄或裂纹而对仪器产生影响。再次,保证样品测量面积不得少于仪器镜头的面积,测量时镜头紧压瓷砖表面,保证不漏光,同时对一个样品进行多次测量,防止产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