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是以乳脂肪为主要成分,经过多种工艺精炼而成的一种乳制品,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作为其他食品的原材料。颜色是奶油重要的外观属性,不仅反映奶油的品质,还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因此,为奶油颜色进行数字量化显得非常的重要。本文介绍了分光测色仪在奶油颜色测量与分析中的应用。
奶油颜色量化的必要性:
奶油颜色对消费者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吸引消费者目光的首要因素,还承载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判断。通常淡黄色或乳白色的奶油会让认为是采用优质原料、经过良好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符合消费者对奶油天然、醇厚特质的期待,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相反,如果奶油颜色过深、过浅或带有杂色,可能会让消费者怀疑其添加了过多的人工色素或使用了劣质原材料,导致消费者觉得奶油不新鲜、质量不佳或受到了污染,从而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产生换衣,进而降低他们对产品的兴趣。
另外,奶油颜色是品牌塑造差异化形象、强化消费者认知的核心要素。知名的奶油品牌商,会通过保持奶油颜色的一致性和独特性,来强化自有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使消费者能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快速辨认,形成记忆锚点。同时,颜色的一致性可提升品牌可信度,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而契合品牌定位与消费场景的颜色选择,能进一步传递品牌理念,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与忠诚度,成为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筹码。由于奶油颜色的重要性,对其进行量化,管控其品质,就显得十分的有必要。
分光测色仪在奶油颜色测量分析中的应用:
传统奶油颜色的测量方法主要采用目视对比法,即将奶油样品放置在白色背景下,在特定的标准光源环境下,与标准色板进行比较。观察者会根据自己的视觉感受,对奶油进行直观的颜色描述,如黄色、白色、偏黄、偏白等。由于不同的观测者视觉敏感度、色彩认知以及个人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奶油颜色的判断会有所不同。即使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也难以保证完全一致的判断标准,这就导致测量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对于一些颜色差异较小的奶油样品,人眼很难准确区分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难以满足对颜色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因此,为了准确且量化奶油的颜色,克服人眼评定的主观性,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
分光测色仪是仿造人眼感色的原理设计的,它作为为一种“标准眼”,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测色原理,采用标准的照明条件和观察条件,排除了人为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做到“铁眼无私”,从而客观、准确地测量颜色的色度,以及相近颜色之间微小的差别。其在测量奶油颜色时,仪器发射的光线照射在奶油表面,奶油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反射,分光测色仪将反射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并通过探测器测量各波长光的强度,再依据CIE制定的标准色度系统,将光信号转换为L*、a*、b*等颜色参数值。奶油的L值通常反映了其颜色的明亮程度。较高的L值表示奶油颜色更接近白色,质地可能更为纯净、细腻;而较低的L值则意味着奶油颜色偏暗,可能存在杂质、氧化或其他影响其外观的因素。奶油的a*、b*反应了偏色情况,如果 a值出现较大的正值,可能是由于奶油中混入了红色系的杂质或添加了某些红色成分;而较大的负值则可能暗示存在绿色相关的物质或异常情况。b值是衡量奶油颜色中黄色调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奶油具有一定的正b值,且b值越大,奶油的黄色调越明显。通过综合L*、a*、b*值能全面反映出奶油表面色度所存在的偏差,这样被测样品之间的色度是偏黄,还是偏红,还是偏绿、偏蓝都将一目了然,从而更精确地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色差,并有助于查找原因和制定合理的可接受偏差范围。
使用分光测色仪测量奶油的颜色,仪器依据严格的光学原理,通过精确测量奶油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射率等数据,能够给出准确、量化且不受主观因素干扰的颜色参数,这些颜色参数可以精确地描述奶油颜色,为奶油颜色的科学评估提供可靠的数字依据,进而调整生产工艺,保证奶油的颜色品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