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热线:400-888-5135

色差仪对生鲜猪肉色泽检测

时间:2025-03-03 点击:109次

色差仪在生鲜猪肉色泽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通过客观量化肉色参数,帮助判断肉质新鲜度、区分异常肉品(如PSE肉),并优化生产流程。

色差仪对生鲜猪肉色泽检测

一、检测原理与技术参数

色差仪基于CIE Lab色空间模型,通过测量猪肉的L*(亮度)、a*(红度)、b*(黄度)值量化肉色特征:

L*:反映肉表面亮度,正常猪肉范围通常为45-55,若L*>55可能为PSE肉(苍白、松软、渗水肉)。

a*:代表红度,鲜肉因肌红蛋白氧化呈鲜红色,a值较高(如16左右);随着腐败或氧化,a值下降。

b*:黄度值对肉色参考意义较小,多用于辅助判断脂肪氧化或微生物活动。

测量时需使用D65光源(模拟自然光,色温6500K),以确保结果不受环境光干扰,且符合国际标准(如美国USDA和日本肉色板标准)。

猪肉颜色检测

二、应用优势

与传统感官评价、化学检测相比,色差仪的优势包括:

客观性与精准性:消除人眼主观误差,数据重复性高(如多次测量误差<0.5 L*单位)。

快速高效:单次测量仅需数秒,适合生产线快速分拣。

无损检测:探头直接接触肉面,无需破坏样品。

数据管理:可存储多组数据,便于追踪肉色变化趋势(如冷藏期间L*值下降反映新鲜度变化)。

色差仪检测猪肉颜色数据表

三、检测标准与异常肉判定

正常肉标准:L值45-55、a值约16、b*值约3。例如:

理想肉质(RFN):L*≈45-49,a*≥16,肉质紧实、色泽鲜红。

PSE肉:L*>55,a*<12,肉质松软渗水,常见于应激反应导致的肌纤维变性。

DFD肉:L*<45,a*偏低,肉质干硬呈深紫色,多因pH过高导致。

时间敏感性:需在屠宰后1-2小时内测量,避免肌红蛋白氧化影响结果。例如,宰后12小时L*值可能上升至53(正常储存条件下)。

色差仪检测猪肉颜色品质对比表

四、操作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肉样温度需≤40℃,高温(50-60℃)会改变肌红蛋白结构,导致吸光度下降。

测量规范:

切割面需平整,探头紧贴肉面避免漏光。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因大理石纹分布不均导致的误差。

仪器维护:定期校准白板,避免光源老化或污染影响精度。


五、实际应用案例

以温氏集团为例,其使用日本CR-410色差仪检测不同品种猪肉:

测量条件:D65光源、Lab*值范围筛选,剔除PSE肉。

数据应用:结合遗传学优化养殖,如通过肉色数据筛选抗应激猪种,降低PSE肉发生率。


三恩时TS7700可替代日本CR-410准确检测肉类品质。

特点:便携式仪器,提供光谱数据,测量精度高。 

适用场景:适用于肉类颜色的高精度分析,如脂肪含量、熟度或腌制后的颜色变化,可用于品质控制和研究实验室。 

分光测色仪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400-888-5135
7*24小时服务热线

返回顶部